近日,我们团队成功为一名来自香港的患者实施了“肿瘤动脉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4月余前,62岁陈先生出现阵发咳嗽,干咳为主。2月前至医院就诊CT提示肺部占位,诊断为“肺腺癌”、“右肺腺癌伴有脑转移,骨转移,淋巴结转移”。当他决定接受颅内病灶放疗后,因出现昏迷症状而不得不停止放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拟“肺恶性肿瘤”收住入院。
入院后,我院充分重视,仔细查体并分析病情。经过相关科室团队术前评估与全面的方案探讨后,最终制定了“动脉介入治疗”这一治疗方案。此次手术为患者实施经股动脉置导管鞘,经导管鞘依次进入导管、微导管。分别插入患侧大脑中动脉、支气管动脉,然后经颅内大脑中动脉注射药物(卡铂、今又生1/4支),支气管动脉内注射蛋白结合性紫杉醇3支,今又生3/4支。
此次手术的关键在于找到大脑中动脉,对此进行超选择。术中陈先生保持清醒,心态良好,术后安返病房。此类手术较普通静脉化疗的优势在于:动脉灌注能够克服血脑屏障,而血脑屏障的存在恰恰是静脉化疗对脑转移瘤疗效不佳的原因。
术后第8天复查头颅磁共振显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的左侧肢体瘫痪症状明显改善。较入院时患者无法自己翻身,现已经可以自己下床活动,病情好转。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学科、多专家、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治疗,我们有理由相信,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将成为现实。
实时评估疗效: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精准进行实时疗效评估。副作用小:局部栓塞灌注,用药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减轻全身性副作用。
靶向性强:精准定位,精准治疗,直接切断肿瘤血液供应,将肿瘤细胞“饿死”,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可重复性强:不受肿瘤细胞代谢周期限制,根据病情需要,可分阶段,多次、反复对付多发或复发出现的肿瘤。
#肺癌#小细胞肺癌#抗癌#抗癌日记#肿瘤#癌症肿瘤#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