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界,颅内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
因为颅内动脉瘤在外界刺激下,可能引发“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图:康复中的李爷爷可以和主治医生握手)
近日,瓦房店市三院神经外科又成功开展了一例高龄动脉瘤夹闭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动脉瘤治疗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图:CTA术前影像)
7月6日早晨,家住瓦房店市内83岁的李爷爷在家突发头痛、头晕3小时,随即恶心呕吐,家属发现后急将李爷爷送入瓦市三院救治。入院后又多次恶心呕吐,小便失禁,急诊急查CT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神经外科。值班医生姜远峰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得知李爷爷近一个月蛛网膜下腔出血3次,医院就诊后都因高龄而保守治疗。姜医生高度怀疑患者为颅内动脉瘤,立即急查头部CTA,明确为后交通动脉瘤。姜医生认为李爷爷虽然高龄,但既往体健,符合手术指征,向家属交代病情,家属同意手术。但该手术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在加上患者年龄大,所以手术风险非常高,姜医生立即请示我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聂晨,并由聂院长亲自为其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术前
术后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入院当天8:30开始手术,打开患者头颅后,在显微镜下逐一分离脑组织。而手术的难点就在于此,由于脑动脉瘤周围与大量很细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粘连。在显微镜下必须要找到深埋在脑组织里面的动脉瘤,然后“顺藤摸瓜”,在载瘤的动脉上做临时阻断,小心翼翼地从载瘤动脉上将动脉瘤完全剥离下来,用动脉瘤夹夹闭瘤颈。这就要求术者具有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及显微血管操作技术,术中要避免过度牵拉,以免损伤脑组织,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若是动脉瘤蒂分离得不够干净,动脉瘤夹闭不牢易出现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率将大大增加。
(图:手术后第二天的李爷爷,神志清楚,可以和护士做简单的交流)
手术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聂晨院长和他的“拆弹”小组在脑部深区中大胆、细心、紧张地穿行着,历时4小时,术中出血不超过毫升,出血量很少,成功夹闭了动脉瘤,拆除了脑中的“不定时炸弹”,宣告了我院再次为高龄老人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获得成功!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的综合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术后李爷爷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24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现李爷爷恢复良好,已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
专家介绍聂晨/神经外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聂晨,男,出生于年12月,硕士研究生学历,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7月获学士学位。2年9考入大连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荣耀教授,5年获得了神经外科硕士学位,年被聘为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后在我院工作至今。现任大连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大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神经外科肿瘤分会委员,全国细胞临床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医院显微神经外科培训班,至今发表论文20余篇。
多次被评为“大连市天安全行医先进个人”、“瓦房店市优秀青年标兵”、“瓦房店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生”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科室被瓦房店团市委评为“青年文明号”称号,被瓦房店市总工会委评为“先进集体”称号;6年获瓦房店市卫生系统2-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年获瓦房店市“优秀青年标兵”。8年被辽宁省总工会授予辽宁省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年当选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年其带领的神经外科被评为大连市二级重点学科,年被评为大连市第六周期二级重点学科。
本期投稿:ICU姜福阳郎爽
本期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