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康复小组
车祸致小脑损伤
_康复治疗助其“重生”
23岁的小张是一名朴实憨厚的农村小伙,早早步入社会的他工作勤劳踏实,为人称赞。近期,父母为他安排了相亲,他想,要是合适的话就跟女孩好好恋爱、结婚、生子,过简单平凡的生活。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
CHAPTER01
那日,一辆失控的车偏离道路冲向了他,由于背对车辆,毫无防备的他被重重的撞飞出去,头撞在了路边的花坛上。路人们连忙拨打急救电话,小张被送到西医院急诊科。
急诊检查报告中颅脑CT检查发现小张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查体时,小张神志不清,呈浅昏迷,伴有躁动不安,查体不能配合……急诊快速清创缝合后,医院神外一病区进行后续治疗工作。
_CHAPTER02
“患者刚来的时候是一个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多发脑挫裂出血,情况非常危急,如不治疗,会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持久昏迷——也就是植物人。”神外一主任丁志斌介绍到。
经过十天的对症治疗,小张的病情总算稳定下来,好不容易从“鬼门关”被拉回来,“保命成功”的他就要开始面对多发骨折的问题。为此,丁志斌主任请来骨科专家会诊,经过详细检查后,小张接受了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由于小张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恢复,骨盆骨折情况不稳定,术后,不得已对小张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卧床制动。两个月后,小张接受了外固定架取出术。
此时的小张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很好,骨折愈合良好。但因长期制动,小张的全身肌肉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更严重的是,由于受伤时伤及小脑,小张出现了严重的平衡功能障碍和左下肢本体感觉障碍,且其全身运动协调性极差,导致小张无法自主站立。丁志斌主任表示,患者目前到了迫切需要运动功能康复的阶段,于是紧急联系MDT康复小组为小张进行全面会诊。
会诊时,骨科主任赵晓光建议尽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于是,小张在外固定伤口稳定后,转入了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
_CHAPTER03
入科后,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水琴带领团队对小张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定。“患者当时左侧肢体肌力为4级(正常为5级),右侧肢体粗测肌力正常,但是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问题。坐位平衡I级(III级为正常),不能自主站立,左下肢麻木,本体感觉差,左足底无法感知地面反作用力。”李水琴介绍到,根据小张的情况,她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针对感觉障碍的物理治疗如电子生物反馈、中频电刺激等,以及舒筋通络的针灸和艾灸治疗。这其中,对小张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运动疗法治疗是重中之重,为此,针推组治疗师杨曦为其系统性的进行了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包括左下肢力量、协调性训练,左足感觉训练,动、静态平衡功能训练以及行走训练。慢慢的,小张逐渐由最开始的无法自主站立到可以扶着床边行走再到借助拐杖行走……
转眼,小张住院已近半年时间,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重生”之路上,他从不轻言放弃,努力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重新学会站立,重新行走,重新学习那些他原本就很擅长的“本领”。
现在的小张看着好像还是那个憨厚的小伙,但我们知道,他在经历过坎坷后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目前,小张已经可以脱离双拐自主活动,出院后只需定期复查即可。我们希望,等待小张的将是浴火重生后的幸福生活。
点击观看视频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划重点
MDT康复小组,旨在将先进的康复理念融入骨科术后进程中,在患者入院后由骨科医生和康复医学科医生联合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从患者术前就介入康复,术后第一天就开展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让患者不间断地接受系统、科学的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出现关节僵硬、软组织黏连甚至是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骨骼愈合同步进行,杜绝“因伤致残”。并且在小组运行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灵活的会诊和转诊机制,能够让患者享受一站式治疗服务,做到:手术和保守治疗相辅相成,术后和康复训练齐头并进。为患者的各类骨关节疾病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MDT康复小组成员介绍
医院神外一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神经外科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西安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委员
陕西省神经外科整合专委会委员
年10月创建我院神经外科。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学医疗教学工作,共实施各类颅腔外科手术千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颅内肿瘤、高血压脑出血、脑积水、颅腔损伤及其复合伤的诊断、手术及治疗。年3月-年3月承担院内课题一项《改良大骨班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并于年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华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学术年会上以此课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其成果获得了全国同行的认可,使我院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水平。
赵晓光骨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陕西骨科分会会员
陕西省骨与关节协会骨肿瘤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骨与关节协会儿骨分会委员
西安市儿童骨科委员
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擅长关节外科,关节置换,保膝治疗,复杂创伤救治,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发表SCI文章一篇,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多项基金的研究工作。
李水琴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疗养康复学组委员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常务委员
陕西省康复质控专家组成员
擅长诊治各种疼痛(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关节病、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疼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瘫等)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诊治,尤其在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诊治中有独到的见术。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独著、参编书籍4部,承担省科技厅课题1项,院内课题2项,荣获院内科技奖3项。
王磊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与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保健协会委员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会员
从事骨科专业近二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国内外骨科微创治疗的理念及技术,擅长脊柱的各类型骨折,颈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症的胸腰椎压缩骨折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低温等离子射频和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有深入研究,擅长四肢和关节内的复杂骨折治疗。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被SCI收录五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魏新锁骨科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
西安市骨质疏松学会委员
黄河金三角骨科学会委员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手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四肢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的治疗,擅长四肢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开放性骨折、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擅长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擅长颈肩腰腿慢性疼痛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李文静五官全科二科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陕西省护理学会眼、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委,
西安护理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西安护理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西安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创伤患者的康复期心理护理具有浓厚的兴趣,获得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书。以第一作者发表护理学术论文数篇。
医院神外一病区护士长
主管护师讲师
中华护理学会PICC高级资质
陕西省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技志愿者
西医院重症监护专业小组副主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20余年。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及疼痛科患者护理及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护理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发表SCI论文一篇。
李超男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
住院医师
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的诊疗工作。在治疗中将针推进行有机结合,能灵活运用中医传统推拿、美式整脊、麦德兰德关节松动术、穆里根动态关节松动术等。擅长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疼痛性疾病及中风后遗症、面瘫等神经类疾病。
杨曦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
物理治疗师
具有丰富的康复治疗经验,擅长脑外伤康复、脑出血术后康复、脑梗后遗症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神经损伤康复,软组织损伤,各型损伤后期康复以及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治疗。
供稿人丨李超男(全科医学二科康复医学科)
图文编辑丨马雪
责任编辑丨朱红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