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 先天性动脉瘤 > 正文 > 正文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欣赏隔川望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5 14:03:35

黄宗贤教授肖像速写年7月8日,下午写于王琦美术博物馆

隔川望山暑期一晃而过。期间,虽无课程,但杂事繁多,文债未减。好在趁公务出差或短暂休闲,还是寻找到一些写生涂鸦的机会。写生无论在中西,都是一种传统。只不过传统的中西写生是不一样的。"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大概是中国文人对待自然的审美态度。简要地说,见景生情,借景传情,是中国艺术的一种精神。因而,传统中国人的对景写生,都是"不规矩"的,而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自然的人化必然成为中国艺术的内核与面相。建立在科学化、体系化认知论基础上的西方写生,很"规矩",很尊重人的视觉经验。但是,这并不等于西方的写生就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凡艺术中的自然,或者说写生,无不是人化的自然。在黑格尔思维里,自然美之于人是不存在的。亦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媒介、语言、图式的区域差异、时代差异是自然而然的。为何写生,这是一个大话题。其实,答案也不复杂,一是自然的形色可以与人的心灵节律合拍,如庄子所说"以天合天",从而引发心灵的共鸣。二是对自然的写生,往往是对陌生的远方放飞想象的方式。三是写生是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途径。这就是梁启超说的"对景之赏会与复现"是艺术的一种功能,也是人生不可丢失的趣味。写生的缘由,对我而言更简单,就是寻求隔江望山,心游万仞的惬意。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心灵的放牧……宗贤年9月1日记于动车上(以下画作均为暑期写生,在排序上,是倒叙--近前远后。)

峰回水转×cm

云龟山之秋×cm

云兴霞蔚×cm

云兴霞蔚×cm

山岭之殇×cm

后山意象×cm

原野60×50cm

望山60×50cm

空山新雨后60×50cm

还是那座山60×50cm

云岭氤氲×60cm

通向山外的路60×50cm

红土墙60×50cm

红土地60×50cm

剑湖之晨60×50cm

老院墙60×50cm

孤舟60×50cm

老庭院50×60cm

湿地晨曦60×50cm

无名山60×50cm

湿地树林60×50cm

剑川留痕

剑湖放牧

黄宗贤教授近照年12月25日徐之腾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黄宗贤,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二级),美术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教指委委员,高校美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特聘巴渝学者讲席教授。

延伸阅读:

黄宗贤教授作品——流年有痕

黄宗贤教授域外写生欣赏——视见无界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欣赏——向西而行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欣赏——心向天放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赏析|春之若兮

黄宗贤教授写生作品欣赏——南行印记

全国部份艺术家作品档案请看本链接尾部

徐之腾肖像由四川美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赵青画

ArtcollectionsofZhiteng

徐之腾艺术空间年3月创建。

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推广介绍艺术家,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

提供一个公平、诚信和学习的平台。

徐之腾系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会员张大千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徐之腾艺术空间ArtcollectionsofZhiteng战略合作伙伴

今日头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njieq.com/sjfb/9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