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医院为一位年逾60的老人同时完成了脑血管造影和心脏血管造影两项手术,耗时仅45分钟。对此,患者林阿婆(化名)感到既意外又感激:“没想到两次造影可以在一场手术中完成,这是我之前听都没听过的。”
一个手术解决
解决心脑两大难题
60多岁的林阿婆是医院的“老朋友”了,半年前,她曾因脑动脉瘤在医院进行过支架介入治疗。近期复查时,林阿婆提及这几个月来常常感到胸闷,医院,都要求她进行心血管造影检查,这让她感到十分忧心。
“我复查本来就要做脑血管造影,现在又要做心血管造影,要住两次院、动两次手术,我年纪大了怕麻烦,身体也吃不消。”林阿婆道出了自己的苦恼。
“心血管、脑血管属于不同的医学科目,医院确实要动两次手术,对病人来说就是双重麻烦、双重风险。”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汤建军解释,“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可以合作手术,通过一次穿刺完成两次造影检查,这样不但可以降低风险,还能节省住院时间和费用。”
两天后,林阿婆的两项手术同时开始。这场手术由神经内科主任汤建军和心内科主任张阳两位专家协同进行,手术中,两位主任一边密切观察屏幕影像,一边通过林阿婆手腕上的小切口,精确地将纤细的导丝延血管置入脑部和心脏,检查可能的病变。在两位医生的精诚合作下,原本至少要耗时2个小时的手术,在45分钟内就圆满完成。
造影结果显示,林阿婆之前的脑动脉瘤基本已经愈合,而她的胸闷问题则是由先天的心肌桥变异引发,这种变异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只要注意日常生活和用药即可。
听到自己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林阿婆悬在心头的大石头落地了。出院后,她还特意发来了感谢短信:“谢谢你们的精心安排,让我少吃了好多的苦。”
多学科合作
技术、制度一样不能少
医院要做两次的手术,在这里却能一次完成?汤建军主任表示,这跟技术和制度都密切相关。
“两个手术一起做,首先要求医生有相当的技术实力,两个科室的医生要互相信任。其次这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医院都担心风险和责任划分问题,所以在临床诊疗时泾渭分明,一个科室看完了转到另一个科室再看——这样虽然方便了工作,却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汤建军主任表示,在医院,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围绕病人为中心制定,医生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科室间合作紧密且灵活,才得以用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更短的治疗周期,给病人减轻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据了解,医院始终坚持“病患第一”的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制定方便措施,以切实为患者提供效果好、体验好、花钱少的医疗服务。针对部分治疗费用高、周期长的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慢性创面等,医院还设立专项基金,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往期推荐
市委统战部为专家门诊网发来感谢信
张文宏为啥不让小朋友喝粥?
抗击疫情全球华人公益医疗援助平台上线
东方网丨上海医生取出鸭蛋大肿瘤帕金森病简史,用年握住颤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