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在行腔内修复术时需考虑隔绝瘤腔的同时,保证内脏动脉的血供;虽然,烟囱技术(CHEVAR)和开窗技术(FEVAR)均能够满足治疗目标,但是两种技术又各有优势和劣势;究竟哪种技术更适用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话题。德国当地时间年1月30日,在莱比锡举办的莱比锡血管介入治疗大会(LINC)上,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KonstantinosDonas教授针对近肾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烟囱技术与开窗技术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作了精彩的演讲。
CHEVAR和FEVAR再干预的原因不同KonstantinosDonas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治疗复杂主动脉瘤的腔内技术,包括CHEVAR和FEVAR;他曾在德医院工作,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血管中心,进行了各种案例研究,因此有机会使用大量通过CHEVAR和FEVAR治疗的案例进行数据分析。该项分析包括通过CHEVAR和FEVAR两种技术的再次干预的病因和发生率,同时展示的有近40个月的平均随访数据,其中包括二次手术的费用。结果显示,再干预的原因与所用设备的设计相关。在接受FEVAR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再干预原因是Ic型内漏,大多与桥接设备相关。而在接受CHEVAR治疗的患者中,其病因主要是烟囱支架狭窄或闭塞,以及与gutter相关的持续性的Ⅰa型内漏。CHEVAR和FEVAR针对的病变不同KonstantinosDonas教授指出CHEVAR和FEVAR治疗病变有显著差异。对CHEVAR治疗病变的解剖结构的评估结果显示,其中80%的病例不在FEVAR治疗说明的范围内,其主要原因是瘤颈严重扭曲,超过45度;或者髂动脉伴有闭塞或狭窄。因此任何比较技术的尝试都是充分的。
CHEVAR和FEVAR不应该是竞争关系
与FEVAR相比,CHEVAR的手术成本显著降低;在40个月的随访中,其成本仍然比较低,且再干预率也相当。这一发现将确保继续进行CHEVAR治疗,因为再干预的发生率和相关成本仍然很低且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治疗人群的异质性,关于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的结论容易令人误解,应该避免。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随访中更高的再干预的发生率是否会降低手术成本效益。
成本对于全球许多中心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会影响治疗方案的最终选择。FEVAR支架移植物的制造、使用三个桥接装置的需求,都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与CHEVAR相比,在修复近肾腹主动脉瘤时使用一个标准腹主动脉瘤移植物或两个覆膜支架似乎是比较便宜的选择。但是比较成本差异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许多中心倾向于专门研究其中的一种技术。该项分析发现,只有像Monster这样的中心可以提供所有可用的血管内治疗方案的情况。总结
KonstantinosDonas教授首次强调CHEVAR和FEVAR的成本-效益分析,重点包括再干预的发生率以及其对总成本的影响。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CHEVAR和FEVAR是相辅相成的,将这两种技术置于对立的竞争关系对临床毫无帮助。REVIEW
◆◆往期回顾LINC下肢专题|PeterASchneider:针对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变,DETOUR应用有望替代开放旁路术
01LINC|ManuelaMatschuck:针对严重钙化闭塞,“Pave-And-Crack”手术的7年最新临床结果
02LINC|RalfLanghoff:新型3合1颈动脉支架系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
03LINC主动脉专题|Jean-MarcAlsac:扇形支架可能替代分支支架
04LINC主动脉专题|TiloK?lbel:何时及如何应用腔内技术治疗遗传性主动脉疾病
05LINC|AndrewHolden:NICE的AAA诊断和管理指南(草案)是优是劣?
06LINC静脉专题|AndrejSchmidt:经皮穿刺深静脉动脉化治疗CLTI的2年研究数据公布
07LINC|OliverSchlager:首个静脉支架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ARIVA研究
08LINCDCB专题|SabineSteiner:首次比较不同紫杉醇剂量与涂层工艺的DCB对股腘动脉病变安全及有效性
09LINCBTK专题|DienkScheinert:LutonixDCB应用于BTK研究24个月结果数据首次发布
10LINCBTK专题|RobertLookstein:DES治疗长段BTK病变具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11LINCDCB专题|KennethOuriel:LutonixDCB数据独立分析显示紫杉醇与死亡看似无关
1213
LINC现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