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 基底动脉瘤 > 正文 > 正文

ldquo精准定位rdquo丨东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3 13:56:43
4月3日,东院神经外科首次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为一名颅内语言运动中枢附近长有胶质瘤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该手术是先进科学设备与精湛手术技艺的完美结合,在尽可能保护患者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基础上,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颅内肿瘤切除,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不明原因的肢体功能障碍

——小心胶质瘤!

今年3月,家住新邵的肖大姐毫无征兆地出现右侧肢体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医院检查考虑为“左侧额颞岛叶占位性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随后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

通过头颅MRI结果判断,患者颅内长有优势半球左侧额颞岛叶胶质瘤——胶质瘤的发病率很高,约占颅内肿瘤的50%。

术前增强MRI显示左侧额颞岛叶占位,环形强化▲

高难度、高风险

由于该肿瘤极为靠近患者颅内的语言运动中枢,并影响到神经传导束,如不能尽早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能继续生长,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和运动功能,从而出现偏瘫、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障碍。

以往面对类似病例,医生通常只能凭借丰富的经验来主观判断肿瘤的位置、边界及其周围可能的神经血管结构,而手术疗效则直接取决于判断的准确性,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手术风险极高,易造成以下两种后果:一是肿瘤切除不完整,不久将再次复发;二是术中可能误伤到功能区,术后并发肢体偏瘫,语言功能受损。

“雷区”内动刀,先进技术保驾护航

如何才能既完整切除病灶,又能保留语言运动中枢不受手术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呢?

神经外科主任李毅钊带领的医疗团队决定启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监测麻醉后患者的神经诱发电位、术中肌电图、脑深部核团细胞电位、皮层脑电图,为主刀医师提供重要信息,协助辨别重要神经或脑组织结构,从而保护重要的神经组织,减少手术并发症,如同汽车导航仪一般,帮助司机精准定位,顺利快捷地到达目的地,是神经外科医师为患者保驾护航的神兵利器。

显微镜下脑胶质瘤切除▲

术中电生理监测装置▲

李毅钊主任凭借其多年手术经验,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医师以及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在显微镜下精致的切除肿瘤,保留了患者功能区在解剖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经过数小时的奋战,终于在最大程度上安全地切除了肿瘤。

术后复查头颅MRI增强提示肿瘤全切▲

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肢体活动和言语功能正常,目前在等待最终病检结果,准备进行下一阶段的规范放疗等联合治疗。医院东院创伤中心-

医院东院创伤中心依托本部的设备及技术力量,为我市规模最大的创伤防治中心、邵阳市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创伤外科规范病房。

创伤中心开展三个专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

神经外科

东院神经外科依托本部技术力量,在本部孙海鹰主任、钟志坚老主任的指导下,东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毅钊带领科室团队不断创新,攻坚克难。

科室目前可收治各类创伤神经外科、肿瘤神经外科以及血管神经外科系统疾病,包括脑肿瘤、脑积水脑动脉瘤、脊髓肿瘤、各种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及各种颅颈畸形等。

审核:李毅钊匡睿

文字:张雄

图片:易邵平

编辑:刘晓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njieq.com/xwgy/5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