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年护士资格《专业实务》51条日积月累提升必看实用知识点——助力冲刺
1.半坐卧位适用于:①心肺疾病:使膈肌位置下降,改善呼吸困难;②急性左心衰竭;③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可使渗出液流入盆腔,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物吸收,减轻中毒反应,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④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可以减轻腹部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伤口疼痛,有利于愈合;⑤某些面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⑥疾病恢复期体质衰弱病人。
2.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适用休克病人,改善缺氧和增加回心血量。
3.高热量饮食:适用于甲亢、高热、大面积烧伤病人或产妇。
4.高蛋白饮食:适用于结核、严重贫血及烧伤、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病人。
5.低蛋白饮食: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等病人。
6.低脂肪饮食:适用于肝、胆、胰疾病的病人,以及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和腹泻病人。
7.低胆固醇饮食: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
8.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
10.药物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适用于痰液黏稠而不宜咳出者。
1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者,可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1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又称为连枷胸,表现为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凸。
13.呼吸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导玫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平滑肌收缩,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重塑并进一步加重呼吸道炎症过程。
14.支气管哮喘的基础病变是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
1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哮喘病人,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多,而引起支气管广泛狭窄、阻塞及哮喘发作。
16.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17.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肺小动脉痉挛。
18.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肺动脉高压。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19.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常由呼吸道感染诱发。
20.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所引起。
21.社区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
22.支原体IgM抗体测定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23.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后壁多见,胃溃疡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24.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起关键作用的是胃酸,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25.原发性肝癌可经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使癌细胞扩散。其中,肝内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是转移到肺,其次为肾上腺、骨、肾、脑。
26.甲胎蛋白(AFP)是早期诊断肝癌的最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AFP检查诊断肝癌的标准是:AFPugL持续4周;AFPug/L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27.B型超声检查对肝癌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结合AFP有利于肝癌早期诊断。
28.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的最常见原因。
29.上消化道出血积于肠道导致血氨增高,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30.与肝性脑病发病有关的假性神经递质是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
31.Beck三联征:①静脉压增高15cmH2O(1.47kPa);②心音遥远、脉搏微弱;③脉压小。
32.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为胆道疾病。
33.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胆道疾病是胆石症。
34.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出血、水肿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3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免疫学检查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
36.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与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呕吐中枢、呃逆中枢等生命中枢互相关联。
37.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蛋白质明显增高,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8.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39.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40.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动脉瘤,最具特征性的体征为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41.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脑血管造影。
42.当发生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转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的钾离子转出,细胞外液的钾增高,引起高钾血症。
43.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
44.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的原因:①药液浓度过高;②用量过大;③不慎将药液注入血管;④局部组织血运丰富;⑤患者体质差,对局部麻醉药耐受力低;⑥药液间相互影响使毒性增加等。
45.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①清醒的病人突然意识消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
4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47.纤维胃镜检查+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有效方法。
48.阑尾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49.急性阑尾炎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50.幽门梗阻病患者,呕吐是最突出的症状。梗阻严重者,有营养不良性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症状。
51.大肠癌以腺癌最常见。淋巴转移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播散方式。
1
1
升文课堂为您的学历梦想助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njieq.com/sjfb/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