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 正文 > 正文

高分辨率SPACE三维成像助力提升颅内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2 17:33:06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指因各种因素导致动脉壁内血肿形成,使得动脉壁各层分离,壁内血肿与血管腔相通,呈现出瘤样扩大[1]。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常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干缺血等临床现象,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上多提倡在该病早期采用抗凝溶栓治疗用来减少栓塞的发生,因此,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2]。

MRI与MRA对椎基底动脉的夹层动脉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良好显示血管结构;T1和T2加权成像可显示血管壁结构,如真假腔、增厚的管壁、慢性期的壁间血肿和内膜瓣[3-5]。高分辨磁共振可提供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变处的管腔信息和管壁信息,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等优势,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6]。

病史?

男,28岁,三月前突发枕部疼痛就诊,诊断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定期随访

影像所见及诊断:?

TOF-MRA与T1SPACE均显示基底动脉中段可见双腔结构,T1SPACE更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管壁破口、内膜片及“真腔”与“假腔”。增强T1SPACE示假腔管壁显著强化呈高信号。

病例讨论:?

Tim4G高密度头颈一体化线圈不仅方便患者的摆位扫描,同时也保证所得图像具有优异的信噪比,为获得高质量临床图像提供有力保障;TOFMRA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位置、结构、大小等。

SPACE(samplingperfectionwithapplication-optimizedcontrastsbyusingdifferentflipangleevolutions,SPACE)是一种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于年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JohnMugler等提出并首先在西门子磁共振系统上实现。与传统的二维扫描相比,采用可变翻转角、低SAR值、超长回波链采集的SPACE序列可获得各向同性高分辨三维图像,还可进一步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病变进行观察,从而更有利于病变的准确诊断。基于以上优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头部到腹部以及骨关节成像,甚至到血管成像,均可满足高精度的诊断需求[7]。因为优异的血液信号抑制与血管壁形态结构显示和与传统的二维图像相比的高效性,SPACE也被应用于血管壁成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本病例中高分辨、各向同性SPACE序列图像清晰显示基底动脉管壁破口及内膜片及“真腔”与“假腔”,进一步的三维重建,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病变进行观察,从而更加有利于病变的准确诊断。

随着硬件和新的采集技术的进步,作为一种高效的高分辨成像技术,SPACE技术具有巨大潜力,不仅对于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而且将会有更全面广泛的全身临床应用。

病例来源?

图像来源于西门子MAGNETOMSkyra3T

感谢北医院放射科提供病例及临床图像!

参考文献

王文慧,王梅云,韩艳红,等.高分辨磁共振诊断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刊,,41(5):81-82

解锋,张鸿祺,张鹏,等.累及小脑下后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10(3):-

刘爱华,吴中学,李佑祥,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与血管内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1(12):-

戴世鹏,庞军,戴景儒,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磁共振成像,,7(7):-

杨博文,许岗勤,李天晓,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9(5):-

何荷花,刘平安,宋亚峰,高分辨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临床医学工程,,21(12):-

李国斌,张卫军.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SPACE,磁共振成像,1(4):-

MihaiG,ChungYC,MerchantA,etal.T1-Weighted-SPACEDarkBloodWholeBody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DB-WBMRA)InitialExperience,JOURNAL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31:-

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磁共振的最新进展。

扫描以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njieq.com/cwgj/5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