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会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甚至死亡。其发病率占神经系统总住院病例的1/4到1/2。
为何脑血管病易在秋季发作?
多种因素会造成血管内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管管腔变窄。每到秋季,由于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血管疾病。同时,秋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至于血液黏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此外,在北方地区,秋冬季节脑血栓的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69.5%。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极易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尤其在东北地区,我们更应该注意特点为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病的防范。建议病人在发病后3-6医院并接受治疗,因为6小时内是溶栓时间窗。在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有可能将血栓完全溶解,使血管恢复再通,避免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信号
1.患者一侧肢体突然出现无力,麻木,口角歪斜等。
2.在谈话中出现语言障碍,能听懂但表达不出或患者既听不懂,也表达不出。
3.出现饮水呛咳,说话咬字不清,大舌头。
4.突发眩晕,恶心咽吐,走路不稳。
5.突发头痛且很剧烈或伴呕吐。
当出现以上情况,医院就诊。
如何判断症状?
快速判断症状是脑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可谓“时间就是大脑”。熟记“中风”,三步识别脑卒中: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听(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该怎样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呢?
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每天测量血压。在医师的指导下,调节用药剂量,血压要根据个体差异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波动。
2.注意防寒保暖
清晨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应在被褥中先活动下身体;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佩戴手套、帽子、围巾、大衣等,注意保暖;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待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3.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
4.注意合理饮食
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对降低和稳定血压也有好处。
5、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血管病,因此,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